指点成金-最美分享吧

登录

元朝 元末农民大起义

佚名 举报

篇首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文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元朝 元末农民大起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元末农民大起义

元代自世祖忽必烈建国到成宗铁穆儿在位的几十年间,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此后便逐渐衰落。

特别是到了后期,统治集团争权夺利,宫廷政变不断发生。从元英宗硕德八剌即位时的公元1321年到惠宗妥欢帖睦尔即位时的公元1333年,短短12年中,一连换了6个皇帝。政权不断更迭,造成国内局势动荡不宁,加上统治者荒淫腐朽、官吏胡作非为和土地高度集中,农民负担日益沉重,最终导致了一场声势浩大、遍及全国的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在起义怒涛的冲击下,维持了不到百年的大元帝国彻底崩溃了。

挑动黄河天下反

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夏天,黄河中下游地区连降暴雨。汹涌的洪流像脱缰的野马,冲毁了曹县境内的两处堤防,使河南、山东的几十个州县变成千里泽国,连官府的盐场也被大水吞没。

元朝统治者鉴于黄河历年泛滥成灾,极大地减少了政府的赋税收入,于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四月,任命工部尚书贾鲁为治河使,强征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今河北大名南)等13路民夫15万人,在两万名士兵的监督下,开始修治黄河故道。无休止的劳役,残酷的殴打,加上官吏克扣工粮,民夫食不果腹,激起了民愤。

元末农民大起义是利用白莲教的掩护和组织发动的。以崇尚光明、驱除黑暗为宗旨的白莲教,早在南宋时期便在淮河上游一带流传。虽经历代政府严令查禁,参加的人反而越来越多。

这时,白莲教首领栾城(今河北栾城)人韩山童和他的弟子颍州(今安徽阜阳)人刘福通,看到推翻元朝黑暗统治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在治河民工中宣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的口号,鼓动群众推翻元朝。他们还悄悄凿了一个独眼石人,预先埋在要开挖的河道黄陵岗(今河南兰考东北)中间,派人到处散布童谣:“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治河民工挖出这个独眼石人后,个个惊诧不已,以为预言真的灵验了,治河工地也随之轰动起来。

这年五月,刘福通召集教徒3000人,在河北永年韩山童家中歃血盟誓,公推韩山童为明王,以红巾为号,准备在各地同时发动起义。因机密泄露,遭到了官军的突然围攻,韩山童被捕牺牲。其子韩林儿逃至武安山中。

刘福通率众杀出重围,辗转来到家乡颍州继续组织群众,准备立即发动起义。五月三日,他带领群众攻下了州城,震动全国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在讨元檄文中指出:由于元朝的黑暗统治,造成了“贫极江南,富称塞北”的反常现象。他们还宣称:被捕杀的韩山童是宋室宗孙,刘福通是宋朝大将刘光世的后代,此次兴兵讨贼,是为了恢复宋室江山。听了这些激动人心的宣传,教徒们群情激愤。大家一致表示:不灭元贼,誓不罢休。起义军头裹红巾,活动在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人称北方红巾军;因为他们大都是白莲教徒,烧香拜佛,所以人们又把他们叫做香军。

起义军占据颍州城后,接着又攻下了元朝的米仓牛皋镇。刘福通打开粮仓,把粮食分发给饥饿的农民。百姓个个欢欣鼓舞,纷纷投奔义军,刘福通便拥有了一支庞大的队伍。

元政府得到军报,忙命枢密院同知(副长官)赫斯、秃赤率领素以精悍闻名的阿速军,会同各路官军,妄图扑灭起义军烧起的燎原烈火。这时的阿速军因为长期驻扎在繁华的都市里,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平时缺少训练,战斗力远不如先前。秃赤一见红巾军的阵容,就吓得魂飞魄散,不待交战,便“阿布、阿布”地大喊大叫,意即“赶快逃走”。红巾军乘胜攻下了河南、淮西许多州县。接着,又击溃了元丞相脱脱之弟、御史大夫也先帖穆儿所率领的30万大军的围攻。这一胜利,使义军缴获的军需器械和运粮车辆堆积如山。元军收集到的残兵散卒,总计不到1万人。也先帖穆儿逃回大都。

刘福通的部队经此一战,发展到了数十万人。

天完政权的建立

在北方红巾军的影响下,长江、淮河和黄河流域的白莲教徒以及贫苦农民也纷纷揭竿起义。较为著名的有丰、沛的李二、赵均用,濠州(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孙德崖,南阳的布王三,荆门的孟海马等。他们都以红巾裹头,把自己的队伍称作红巾军。

以贩私盐为业的张士诚,也于至正十三年聚众起义,自称诚王。他和早在至正八年起兵的浙东方国珍一样,后来又投降了元朝。

在众多的南方红巾军中,以徐寿辉的力量最为强大。他和刘福通领导的南北两大义军,把元朝的统治区切为两块,南粮不能北运,使一向依靠江南赋税维持统治的元朝政府陷于困境。

徐寿辉是湖北罗田县人,原以贩布为业,往来于蕲水(今湖北浠水)与黄冈之间。元顺帝至正初年,加入了彭莹玉领导的白莲教组织,成为他的门徒。

彭莹玉是袁州慈化寺的僧人,人称彭和尚。元惠宗至元四年,曾组织五千群众武装起义,失败后隐居在淮西一带,继续从事传教活动。

据传,徐寿辉经商途经一座大山,弄到了一些废铁,找到铁匠邹普胜的店铺,想请他加工农具出卖。邹普胜突然眼冒金花,仿佛看见一条黄龙盘踞在铁砧上。等他清醒过来,举目一看,原来是徐寿辉坐在那里。他大吃一惊,相信这是真命天子降世的预兆,便对徐寿辉说:“当今朝廷腐败,群雄逐鹿,正是匹夫用武的大好时机。我为你铸一柄利剑,纵横天下,何愁大事不成!”二人谈得投机,便酝酿起武装起义的事儿来。

那时,彭莹玉正在江淮、长江中游一带发动农民起事。徐寿辉身材魁梧,脸圆腰壮,很有些像弥勒佛的模样,大家便推举他为领袖。至元十一年八月,徐寿辉正式宣布起义,攻占了蕲州。他领导的义军也是头裹红巾,因此被人们称为南方红巾军。

徐寿辉在蕲水建立政权,自称皇帝,国号天完,年号治平。以邹普胜为丞相,倪文俊为大将军。

第二年正月,徐寿辉分兵两路,南路由邹普胜、倪文俊率领,攻占汉阳、武昌、安陆、江陵、沔阳、岳州等地。这时,彭莹玉也从江淮到了天完政权的国都蕲水。论地位,他是南方白莲教的领袖,邹普胜等人都是他的徒弟;论资历,他揭竿的时间比徐寿辉要早得多,势力也相当雄厚。但是,他从起义军的整体利益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愿意服从天完政权的领导,担任了东路军的主帅,和大将邹普胜攻下了江州(今江西九江)、饶州(今江西鄱阳)、信州(今江西上饶)、袁州(今江西宜春)、徽州。义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所向披靡,深受群众拥护。当地贫苦农民听说红巾军战败了官军,一个个欢呼雀跃,也将红布包在头上,自制武器,成群结队投奔义军;有的则占山立寨,趁机杀死乡官土豪,洗劫家产,准备迎接义军。

这时,东征军的队伍迅速扩大。为了略取江南重镇杭州,彭莹玉和邹普胜决定孤军深入,率部继续东下,打败了两路元军的迎击。天水桥一战,击毙了元浙江行省参政(行省副长官)樊执敬及其部属多人,占领了杭州。

彭莹玉进城后号令三军:不奸淫妇女,不掳掠民财,不杀人放火,只登记归附者的名单,运走官库的金帛财物,充作军饷,因而深受百姓欢迎,“从者益众”。这时,徐寿辉的义军已经发展到了百万。

半个月后,元朝政府调集各路兵马反扑。彭莹玉退出杭州,经湖州、溧水到常州、江阴等地活动,接着进攻京口(今江苏镇江),威胁集庆(今江苏南京)。当时,江南元军兵力还很雄厚,义军只好退守徽州。年底,邹普胜在休宁(今属安徽休宁)被俘牺牲。至正十三年十一月,彭莹玉也在端州(今广东肇庆)战死。他亲手点燃的斗争烈火并没有因此熄灭。后来,由双刀赵领导的江淮起义军和天完义军合并一处,继续反元活动。

至正十五年,徐寿辉又命明玉珍进攻四川。大军进抵三峡,溯江西进,乘元军不备,直捣重庆。四川行省右丞相完者都仓皇逃窜,左丞相哈麻秃被义军生擒。史载明玉珍入城时“市肆宴然”,因而“帝城降者,络绎不绝”,很快占领了四川全境。

这时,徐寿辉已经控制了西起四川、东到皖浙的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使元朝政府在南方的统治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刘福通分兵北伐

刘福通领导的北方红巾军,打败了也先帖穆儿的30万元军后,又遇到了两支强劲的地主武装的进攻。一支由畏吾儿人察罕帖穆儿指挥,一支由汉人李思齐统领。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刘福通最大限度地分散起义军的力量,以免被全歼。直到至正十五年,才改变了斗争策略,稳扎稳打,打败了敌人的围剿。他在亳州(今安徽亳县)建立政权,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宋,建元龙凤,并以此号令天下,将斗争的浪涛推向了新的高潮。

刘福通为了扩大战果,准备攻克大都,推翻元朝。至正十六年九月,北方红巾军兵分三路,大举北伐。

西路军是最早出发的一支部队。先由李武、崔德率领,后来又由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指挥。攻入关中。接着又挥师兴元(今陕西汉中)、凤翔,转战于四川、宁夏等地,最后投降了李思齐的队伍(实为地主武装)。

中路军由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等人率领,攻入山西、河北,其中一部翻越太行山,进占大同、兴和(今河北张北),乘胜北上,攻克了元朝的上都(今内蒙古多伦),焚烧了宫殿。关先生进入高丽(今朝鲜)后战死。破头潘率军退守辽阳,战败被俘。中路军被元军消灭。

在北伐中,只有毛贵率领的东路军战绩辉煌。他夺取元军的海船后,一举攻下胶州(今山东胶州)。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便占据了山东的大部地区,建立了各级地方政权。为了聚积军粮,减轻群众负担,还实行了军屯制度。至正十八年,毛贵攻下济州(今山东济宁),开始举兵北伐。在南皮(今河北南皮)魏家庄,旗开得胜,杀死了妄图阻止义军北上的元朝济南守将董抟霄兄弟。这两个双手沾满红巾军战士鲜血的刽子手得到应有的惩罚后,义军士气大振,接连攻克了清(今河北清县)、沧(今河北沧州)二州,前锋指向枣林、柳林(今北京通州南),直逼元朝的统治中心大都,吓得元顺帝准备向北逃窜。后来,义军遭到了各路官军的围剿,毛贵只好退守济南。

另一路则由刘福通亲自指挥,于至正十八军攻克汴梁,定为大宋的都城。

红巾军的北伐战争,在短短两三年内,以雷霆万钧之势,纵横驰骋,扫荡了几乎整个北方地区。元朝的官吏,一听到红巾军前来,便纷纷弃城逃走。当时的大好局面,从一首脍炙人口的童谣中可以得到充分反映:满城都是火,官府四散躲。

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后来,由于北伐军相继失败,元军步步进逼,军事上孤立的刘福通只好退出汴梁,保护小明王逃到安丰(今安徽寿县)。至正二十三年,刘福通被降元的原江浙义军首领张士诚战败,壮烈牺牲。小明王被救走后,落到了朱元璋手里,被安置在安徽滁州。

刘福通北方红巾军起义最早,势力最大,斗争的时间长达12年,给元政府以沉重的打击,最大限度地动摇了元朝的腐朽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