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成金-最美分享吧

登录

新闻事实的概念

admin 举报

新闻事实的概念与事实

美国纪录片制片人查尔斯?斯特林在《大众传媒革命》一书中写道:“传统新闻媒体的聚合和当今新闻报道向互联网的迁移,正在彻底改变和拓展新闻的传统定义。”[1]其实“新闻定义”的变化不是从今天开始的,而是“今天很强”。最近《洛杉矶时报》年,机器人被用来写新闻,南加州大学提出开设“眼镜新闻”课程,都为这一说法做了注脚。

经典新闻定义及其发展

鲁在1943年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定义:“新闻的定义是对最近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长期以来被中国新闻界视为一种标准,因为它尊重“事实”的唯物主义属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已故的密苏里新闻学院前院长莫特()对新闻也给出了非常类似的定义:“新闻是一种新报道的东西。”[2]

1981年,教授对鲁的定义提出质疑。他认为:“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3]这一定义在“报道”中增加了“评论”一词,即把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等批评体裁归入新闻范畴,拓展了“新闻”概念的外延。1983年,在《新闻采访学》一书中提出:“新闻是传播新发生或新发现的事实”。这个定义在承认新闻的“事实”属性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发现”一词,意味着“旧新闻”也会在“新报道”之后成为新闻。

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三论”深刻影响社会科学的时代,郑州大学项德胜教授在其著作《当代新闻学》中提出:“新闻是及时公开传播的非强制性信息。”郑教授在2004年认为“新闻是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和西方很多新闻定义一样,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大众关注”的受众属性。

以上定义,“望岭而进峰”,堪称经典,与时代发展、思想解放有着同构关系。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定义的突破

美国媒体社会学家迈克尔舒森(Michael Schudson)认为,“新闻”是在杰克逊时代制造的。也就是说,当时的“新闻”并不符合“事实”的属性。他认为,直到1896年,在色情新闻传播的背景下,《纽约时报》才开始强调新闻的“信息模式”,抛弃了“故事模式”。[4]1896年,赫斯特在美西战争——中的名言“你提供图片,我提供战争”,开始了“制造新闻”。

20世纪30年代,解释性报道的兴起再次改变了美国新闻的定义。柯蒂斯。麦克杜格尔认为,解释性报道是美国新闻业的一大变革。这种风格体现了他对记者的期望:“保持客观、生动的描述和细致的观察,最重要的是能够在社会、经济和政治趋势的背景下解读时事的含义。”[5]近年来在国内新闻界广为人知的《华尔街日报风格》也对新闻写作的“评书”进行了创新。

20世纪60年代,汤姆沃尔夫()提出“新新闻主义”,反对只写报道中的事实,新闻事实的概念主张新闻写作应借鉴小说的写作方法。《新新闻》因远离客观报道而受到严厉批评,并在80年代衰落。同样,一度成为中国报纸副刊主要内容的报告文学也被使用。由于其过度的文学描写,这是新闻纸所不能容忍的,在世纪之交逐渐淡出新闻界。

20世纪70年代初,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菲利普迈耶(Philip Meyer)教授提出“精准新闻”,要求记者向社会学家和行为科学研究者学习,调查研究社会现象,在获取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撰写准确可信的新闻报道。“精确新闻”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中国新闻界的。1995年《北京青年报》有“精准新闻”版,《中国青年报》也开了《调查观察》专刊。与“精确新闻”相反,“模糊新闻”的思潮出现在美国和中国。根据这一思潮,由于时效性的要求,新闻事实的不确定性,以及考虑到我国批评性报道的特殊语境,应该允许新闻报道在术语、时间要素甚至报道对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然而,“模糊新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引起新闻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网络时代新闻定义的拓展

网络时代新闻定义的进一步拓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媒体技术的进步和传播方式的改变。2004年,阿拉巴马大学的斯托维尔教授讨论了互联网时代新闻定义的扩展。他认为,网络的平等将带来新闻性质的巨大变化。

从《记者——报道对象——报道时机——报道方式》的新闻制作过程来看,《新闻》在互联网时代被赋予了更多的新意。

1.记者

“记者”的定义几乎总是默认在以前的新闻定义中。在全球范围内,新闻记者经历了从“专业记者”到“专业记者与非专业记者相结合”,再到“公民记者与专业记者平分秋色”的模式转变。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评论员”,极大地改变了专业人士垄断新闻制作的媒体格局。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网路新闻学》报告显示,50%的社交网络用户分享或转发新闻报道、图片或视频。波士顿爆炸、乌克兰骚乱、台湾学生运动等近年来的许多“爆炸性新闻”,都是无数普通网民第一时间现场发布的。查尔斯?斯特林认为,“博客拓展了新闻业的定义,让越来越多的作者可以成为记者”。[6]在中国大陆,即使是曾经属于国家通讯社、电视台和党中央机关报纸“专利”的领导人活动报道,现在也经常被微博上的网友抢先报道。

引人注目的是,机器人也是网络新闻的“记者”。据BBC3 3月18日报道,当天上午加州发生4.4级地震,《2014年新闻媒体状况》网站仅用3分钟就生成并发布了——报告。这篇报道并非出自记者之手,而是该报“地震新闻自动生成系统”()的“机器人撰稿人”。

2.报告的目的和实质

虽然传统的新闻定义在报道对象的定义上有很大差异,但新闻的“事实”属性已经被新闻界广泛认可。然而,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事实”本身就是一个难以捉摸的现实。李普曼认为,没有人能呈现任何事物的全部事实。在他看来,“事实”这个概念是有疑点的:“陈述绝对事实超出了人类能力的极限;我只能向你提供我对事实的解释。[7]由于“新闻框架”的存在,记者不可能毫无偏差地报道和呈现同一个“事实”。哈贝马斯认为,公共关系和广告的介入使公共领域分崩离析。为了满足政治宣传和公关推广的需要,“事实”往往成为新闻报道的点缀。

根据郑兴东教授的经典著作《洛杉矶时报》,新闻文章涉及的事实包括现实、历史、科学三种类型。传统新闻对时效性的严格要求,决定了记者不可能马上呈现“事实”;教科书中属于历史和科学的“事实”不断被新发现、新成果颠覆。承认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我们赞成“模糊新闻”和“不可知论”,而是反对基于辩证法的“事实”绝对化。

3.报告时间

互联网时代,事实不再局限于已经发生、过去发生、将来会发生的事件和现象。随着媒体技术的进步和“公民记者”队伍的壮大,“正在发生”的“事实”越来越被推到新闻前沿。这个特点刷新了新闻定义中“时效性”的概念。微博时代公民新闻的特点是在“新闻基础”没有建立的时候就开始报道,通过网上和自愿协作的方式,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来源提供“碎片化”的报道,后期对之前的信息进行验证。

4.报告方法

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里夫说:“不管你认为媒体是不是信息,新技术一直在改变媒体,它也在改变新闻。”[8]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高清技术直播到国内部分报纸使用的设备“全能记者”;然后旧金山创业团队转播NBA和谷歌眼镜一起生活;直到最近,南加州大学还计划开设基于谷歌眼镜技术的“眼镜新闻”课程,凸显了技术向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为新闻整合提供了无限可能。《报纸编辑学教程》专题报道—— 《纽约时报》,获得2013年普利策专题写作奖,融合了图形、音频、视频和位置信息,被誉为后平板时代叙事手法的先锋报道。网站创始人Om Malik()在2013年5月10日发布的博文中,建议《雪崩:特纳尔溪事故》从这个项目中开发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义新世纪的新闻报道。类似的报道还有《纽约时报》年的“TSA”报道(《华盛顿邮报》)和《头号美国机密》关于斯诺登的报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战斗式的人员输入、主题化的操作、全媒体的呈现、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这确实不同于传统新闻。

正如混沌理论之父普里高津所证明的,由于越来越多的物质和能量的介入,复杂系统最终会变得完全不同。“新闻”的定义也是如此。一方面,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展其内涵和外延;另一方面,过多的意义负载会消解新闻的事实属性,造成“新闻异化”,甚至出现“新闻越来越像谣言”的畸形现象。

(作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1,6][美]查尔斯斯特林. 《卫报》 .王家全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钱真. 《大众传媒革命》 .郑,曾修。P8,吴楠图书出版公司,2003。

如何深度全面理解新闻的真实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在本专栏中,田心将与您一起,夯实基础,稳步前进!欢迎关注我们!

今天的《基础概论》为你带来了新闻学最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新闻的真实性。希望大家背下来,倒着背。

新闻真实性的含义

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要求。新闻真实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都必须符合客观现实,这表明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原因和方式是可以检验的。

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

真实性含义的基本点是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与客观现实相一致。具体要求如下:

1.新闻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一定要准。

2.新闻中引用的材料,包括引文、数据、事件,必须准确可靠。

3.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全面、客观、真实。

4.新闻事实的解读和概括要符合客观事实的逻辑,力求从事实的整体和联系上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防止简单片面的认识事物的方式。

与新闻真实直接相关的几组概念

1.新闻真实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事物的产生、发展、消亡都是在联系中进行的。新闻报道要真正反映一个事件,必须注意它从上到下的联系。这就要求记者从事实的总和中提取事实,而不是用固定的观点在现实中寻找例子,或者单独表达一个事件。

2.个体真理和整体真理

新闻真实性不仅要求每一条新闻都是真实的,而且要求通过连续的新闻报道来反映整个现实。这就要求记者,尤其是新闻媒体的负责人,要从整体现实出发,审时度势,绝不遗漏或隐瞒重大新闻事件,努力做到新闻报道的平衡。

3.新闻真实与本质真实

“本质真实”在中国新闻界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因为“本质真实”的概念意义太大。但很明显,“本质真实”不能作为衡量新闻真实性的标准,新闻报道的真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4.真理和真理

报道真实消息不易,揭露真相更难。当一个事件发生时,人们可以看到和感受到,但真相隐藏在事件背后,复杂而混乱。更多的事件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展现真相,或者真相可能永远不会被发现。

5.真实性和客观性

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新闻学中一对相关的概念。客观性原则是实现新闻真实性的基本途径。客观性是以超然的方式记录事实的真实本质,是实现新闻真实性的基础。虽然我们不赞同新闻报道中的“听到就要记录”,但新闻所包含的信息必须反映客观事实,有客观依据,才能证明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

1.五场精彩表演

(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2)加枝叶,拉起层层

(三)要素不全、隐瞒事实的

(4)偷梁换柱

(5)因果不一致

2.网络生态下不准确新闻的突出表现

:感伤八卦,捕风捉影

新闻不准确的性质和类型

1.无意的不准确

在编辑新闻的过程中,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

2.故意不准确

:记者明明知道自己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导致新闻失实。

新闻虚假呈现的特点及趋势

1.纯假新闻越来越多,假新闻越来越多。

2.虚假新闻显示媒体高度趋同。

3.社会敏感问题已成为虚假新闻的高发领域。

4.虚假新闻生命周期短,往往被发现和曝光的速度很快。

新闻事实的概念与事实

新闻不准确的原因

1.从新闻本身分析:新闻的时效性与真实性的矛盾。

2.从媒体本身来说:媒体竞争的加剧导致盲目追求轰动效应;缺乏强大的管理机制;记者自身道德的缺失。

3.从社会根源分析:假冒伪劣社会的环境是驱动力;观众对一些新闻的迫切需求是另一个动机。

相关阅读

  •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的作者
  • 如何深度全面理解新闻的真实性?
  • 新闻事实与关于新闻事实 关于新闻客观性新闻
  • 新闻联播疫情事件
  • 昨天渭南新闻事件
  • 新闻事实的概念
  • 标签: #新闻事实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