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成金-最美分享吧

登录

高新区(江海区)聚力“双重”攻坚,“攻”出崭新活力

admin 举报

高新区(江海区)聚力“双重”攻坚,“攻”出崭新活力
以“战”的姿态“抢”的意识“拼”的精神 让项目落地发展成势“劲头”更强 

德昌电机产业城项目总投资30亿元,本年度计划投资4亿元,1—9月已完成4.7亿元,超进度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利和兴智能检测检验设备及智能机器人项目一期已投产,二期顺利推进。


10月,南山村、武东村和联星村3个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项目集体动工。


优美科生产车间一派忙碌景象。


今年第三季度投产的摩尔材料研发生产项目在项目主体建设期已提前实现产能转移。


江门一中附属小学外观设计突破传统,现代感、科技感十足。


江海区景贤小学


江门市中心医院江海分院已建成高标准健康管理中心,全新的体检中心已投入使用。


外海街道预防接种门诊环境美观舒适,干净整洁。


白水带体育公园一带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下沙公园预计明年春节前建成开放。


江海区都市农业生态公园核心启动区面积约53.3万平方米,规划“一廊四园”,供市民休闲娱乐。


江海区大力推进黑臭水体整治,河流水质大大提升。


科技馆展示的项目充满未来感与科技感。


高新区(江海区)科技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俘获”市民芳心。


礼乐路全要素升级改造后,让礼乐更有现代化城市气息。


高新区公共码头将成为珠三角最大规模的内河港口码头。


不忘初心,逐梦前行,就是要向项目建设要效益。

今年4月,在全区上下凝心聚力一手抓紧疫情防控工作不放松,一手抓牢经济发展工作不动摇的关键时刻,高新区(江海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会召开,发出了聚焦九大重点工作,推进百项重点项目的动员令。

思路新、目标精、步子大,高新区(江海区)上下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把办公室置于项目一线,项目推进有速度、有亮点,高潮迭起。

德昌、优美科、联升—万泰5G高速传导材料智能制造总部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掀起大干快上的施工热潮,各施工面满负荷施工;地标性文体公共设施科技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高规格指挥部,挂图作战,一大批建设者夙兴夜寐,打硬仗不下火线;为引进全国顶尖名校名师落户,专责区领导赴北京、河北、湖北、江西、云南等多个教育强省强市,不远千里,三顾茅庐,求贤引智,让优质教育资源不断集聚……

春耕方秋获,高新区(江海区)战绩如何?“列入省、市、区重点项目的这100个项目总投资700亿元,或属重大产业项目,或属重大交通基础及民生设施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每一个项目都要力求高质量高标准、有特色有亮点。”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表示。全区党员干部以坚强毅力和良好作风,肯下决心、动真功,披坚执锐、攻城拔寨、成绩斐然。

彭章瑞所言,也体现在高新区(江海区)重点项目推进的“成绩单”里:

前三季度,高新区(江海区)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于全市前列,1—9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124.5亿元,增长8.3%,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工业投资连续9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长并排名全市第一,市委主要领导点赞该区经济工作“一枝独秀”。

重点项目方面,省重点项目1—9月投资完成率143.2%,超时间进度68.2个百分点;市重点项目1—9月投资完成率达到92.9%,超时间进度17.9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一。

在全市6期的“六稳”“六保”任务“红黑榜”中,高新区(江海区)上红榜24项次,排名全市前列。

招商引资成绩单方面,该区表现同样亮眼,成功引进2个超20亿元项目和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用项目说话,以实干立身,守得云开,方见初心。在昨日召开的高新区(江海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攻坚会(以下简称“双重”攻坚会)上,彭章瑞鼓励全区领导干部们:没有推不动的项目、干不成的事,要以“战”的姿态、“抢”的意识、“拼”的精神,聚力攻坚,狠抓落实,决战第四季度,让项目落地发展成势的“劲头”更强。

文/图 李雨溪 王英华 郑锡威 钟华悦 陈晓君 付师华

A 以重大产业项目招引落地为抓手

争做“培育千亿产业”排头兵

重大产业项目从拿地到落地动工需要多久?落户高新区(江海区)的知名项目金多多给出答案:105分钟。这样的速度得益于5个招商专责小组下苦功“敲门招商”,得益于该区在全市首创的“一个重大项目,由一个责任领导,带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及“容缺审批”“投资承诺制”运用,还有“保姆式”的全流程跟踪服务。

“双重”攻坚会上,今年高新区(江海区)自我加压引进的23个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成果逐一展示,蓝图照进现实:新引进的工业项目总投资额近百亿元,其中投资20亿元项目2个,完成率200%;超10亿元项目1个,圆满完成任务;超5亿元项目4个,完成率133%;投资20亿元的5G高速传导材料智能制造总部基地项目即将动工。

纵观各大产业项目,德昌电机产业城一期钢结构厂房全部封顶,3条汽车电机自动化生产线、高性能磁铁生产线已投产;富丽液晶面板关键材料偏光片总部基地项目两栋厂房已封顶,内外装修同步进行;鑫辉新材料、利和兴智能检测检验设备及智能机器人项目一期均已投产,二期顺利推进。江门220千伏岱建(高新)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广兴(武东)输变电工程为重大产业项目做好服务配套,为大项目投资落地、城市能级提升保驾护航。高新区(江海区)坚持以高端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壮大产业规模,以重大产业项目招引落地为抓手,争做“培育千亿产业”的排头兵。

此外,今年以来高新区(江海区)盘活低效闲置厂房16.5万平方米,完成率825%;盘活低效闲置工业用地约28.8万平方米,完成率达123.6%,均大幅超额完成任务,以3个村级工业园为示范点,全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再加速。

“今年我们区的工业投资成为全市唯一一直保持正增长的市(区),全区上下要继续坚持工业立区不动摇,一以贯之地抓下去,用项目说话,用数据说话,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海区区长劳茂昌在攻坚会上说。

B 引育名校、名师、名校长

全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以水为邻,以城央绿廊为伴,与城市阳台等品质提升工程相呼应,紧邻全市最大文化综合体江门演艺中心的江门一中附属小学今年9月正式实现招生。学校不仅处于城市黄金地段,高水平高标准建设,该校还与江门一中合作办校,争创教育名校。

“学校建设之初参考借鉴香港及国内多所知名小学优秀设计理念,以“阳光、健康、绿色、舒适”为主题,形成东西纵向“运动+教学办公”的校园功能模式。”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江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晓斌介绍,目前高新区(江海区)不仅要追求用最好的地办最优质的教育,还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感受,打破传统校园设计理念。“设计要人性、灵动,例如将教学功能房以环廊联系起来,给孩子们多类型多层级的活动空间等。”他说。

2020年,江海区在全面高质、提前超额完成市委“三二一”工程基础上,自我加压,拿出府西、天骄半岛、天鹅湾等三个黄金地段部分地块,依托景贤学校、江门一中等品牌名校资源,合作共建江海景贤初级中学、江门一中附属小学、江门一中附属实验学校3所优质品牌学校,在“三二一”工程学校增加优质学位6000多个的基础上,再次新增4600多个优质学位,全面优化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与基础教育服务配套。伴随着今年9月3所学校开始招生,该区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新建学校目标任务,高标准奏响了“十三五”收官凯歌。

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江海区全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引进高水平教师,面向双一流院校和高水平师范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招聘高素质教师;由政府补贴,在全市唯一实现免费提供校园课后托管服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增强群众教育获得感。

创新办学理念与机制,引育名校、名校长,让优质教育资源加快聚集,这也被作为重中之重写进全区九大重点工作,5月该区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名校、名校长的引进方案,区领导赴北京、河北、湖北、云南等教育强省强市考察对接。一所全国顶尖的中学与高新区(江海区)达成初步意向,落户脚步将近,引进的名校长也将于近期到位,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管理模式带到这一对优质教育极度渴求的区域中来,全力打造“学在江海”金招牌。

C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引进三甲医院 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补短板、强弱项、引进一家投资30亿元的三甲医院,升级改造两家区级医院,医疗方面,江海区年度两项重点工作均已完成,市中心医院新院区正式落户江海,专班推进,预计可提供1500张床位;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江海分院、江门市中心医院江海分院软硬件不断提升。

一年时间里,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江海分院急救中心建设完成,结束该院多年没有独立急诊中心的历史,医院综合大楼完成升级改造,内外焕然一新;新建礼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古色古香的中医馆、治未病中心,为医院发展注入“强心剂”;江门市中心医院江海分院完成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建设,建成高标准健康管理中心,新建PCR实验室,成为五邑地区样板工程。

D 城市更新

精品项目重塑城市品质

江海版“三区并进”格局中,老城区出新出彩、焕新焕活被置于首要位置,老旧城区如何改?横坑村、城央绿廊、下沙公园等项目已先行探索。

从破落的小村庄到火遍网络的“彩虹村”,横坑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通过巷道升级改造、“三清三拆三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改造环境,因其五彩斑斓的外立面被网友起名“彩虹村”,借力网络人气及周边儿童公园、白水带体育公园等网红项目的带动,人流量增长,催生旅游经济,数十家商铺涌现,村级经济在改造中“一夜之间”翻了5倍。“与周边区域整体谋划,横坑村有文章可做,随着民宿的引进,周边缤纷儿童酒店的打造,区域活力更盛。”江海区副区长王作青表示。

随着城央绿廊江南路段、纸厂段项目的推进,江海区20公里城央绿廊初成规模,作为全市唯一入选省级碧道工程的试点项目,碧道从江门船厂延伸至港澳码头,集休闲运动、工业遗存、总部经济及观光于一体,首创的“四道贯通”让城市建设更显品质成色。结合下沙公园建设,江门河南岸更新再出亮点,渔家码头、树墙、观浪桥、咸水歌广场等建设完成,极富江南水乡特色的公园引市民感叹:“南岸原来这么漂亮。”

“形状酷似玉如意的下沙人行天桥作为公园二期工程将会成为点睛之笔,曾在环艺会上令专家们感到惊叹。”江海区住建局局长吴健强说,每一个精品工程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从区主要领导牵头确定项目设计细节、数易其稿,到分管领导带领团队到全国其他城市学习先进经验,倒排施工计划、细化各项施工工艺流程,大家吃住在项目一线,120多名干部满负前行,把一个个“不可能”的项目变成现实。

E 交通先导

“四位一体”现代化综合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目前,连海路扩建工程、礼东路、礼乐路改造、东海路等一批道路工程全线完工通车,会港大道、五邑路建设全速推进,金瓯路西延线、会港大道东延线、江睦路南延线与连海路南延线等“两纵两横”项目建设正在谋划,对外打造联通广、深等地一小时生活圈,强化与新会睦洲、三江联动;对内要打造金瓯路城市景观中轴和龙溪绿色生态景观中轴一纵一横两个景观走廊,拉通“两纵两横”路网,高新区公共码头二期规划建设,集城市轨道、高速公路、客运码头、港口“四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F 城乡环境加速蝶变

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成现实

江海区乡村振兴成果多次获得省、市肯定,该区在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全省农村人居环境考核中两度夺魁,在全市考核中取得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誉是实打实干出来的,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岑明俸表示,今年该区打造10条美丽乡村示范村(连片村),累计完成投资已超2亿元,进度远超计划。

作为农业生态区的重要抓手,都市农业生态公园和乡村绿廊项目推进迅速,启动区工程已完成超60%,打造了全省最大连片荷花主题公园,目前正进行果香园、菜香园、鱼香园、浅水湾农庄招商。乡村绿廊礼乐河西岸4.7公里绿廊系统配套服务中心、停车厂、北头咀休闲公园、湿地生态景观、龙舟公园均已齐备,马鬃沙河一河两岸碧道建设招标即将完毕,对接江海区城央绿廊,一城一乡,碧道系统串联山水禀赋,一步皆是一景。

“治理一条河 提升一座城”,针对群众关注的黑臭水体整治,高新区(江海区)大力推进流域治理,在新建截污管网、河道清淤、建泵站等基础上,美化一河两岸,建设生态浮岛,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鱼翔浅底”。今年,礼乐中心河黑臭水体整治项目,龙溪河、麻园河、马鬃沙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均已收尾,投入16亿元,“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找准黑臭水体的“病根”,该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全部完成建设。

G 家门口享优质服务

用心用情用功办民生实事

怎样做好民生项目?彭章瑞提出三大标准:要像装修自己家的房子一样用心、像对待自己孩子上学就业一样操心、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亲属一样尽心。上个月,高新区(江海区)科技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惊艳亮相,对照大湾区先进标准建设,大手笔、大规模、高水平,创全市之先,“俘获”市民芳心,开放近1个月以来入场人数已突破10万。

计划一项,做成一项,做好一项,惊艳一项,从儿童公园到江海云道,从龙溪湖阅读中心到时尚运动中心,接下来该区将继续完善公共文化配套,运营各大文化设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多更高质量的普惠性文化体育服务。

专家声音

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

江海版“三区并进”各有特色

高质量民生项目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近年来,随着投资环境、交通环境、营商环境不断改善,高新区(江海区)发展优势逐渐显现,依托其扎实的行业基础、交通区位条件及自然资源禀赋,这片区域正成长为江门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新增长极,优势不可低估。

该区虽面积不大,但有城有乡有江有河有田有水,空间布局完整,工业农业服务业兼具发展潜力,城市和乡村很有发展前景。而在近年的发展进程中,高新区(江海区)更早早地看到自身发展优势和潜力,意识到发展的短板、不足,有效地避免了重经济轻民生、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积极推进儿童公园、云道、科技馆等一系列有代表性、高质量的民生项目,并下决心补教育短板,引名校提升教育水平。我曾多次到江门调研和讲学,江海区的巨大变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江海版“三区并进”的思路非常正确,符合该区客观实际和发展要求。从“十四五”规划发展要求和新发展理念来看,地区发展必须统筹“五位一体”,江海区按照市级要求,从实际出发,规划的三个功能区各有特色。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城区的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必须改善提升,推动老城区更新、焕活,大力度推进老旧城区改造,盘活低效用地,让曾经面貌差、欠发展活力的区域或打造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或盘活为综合体项目,能更好地让老城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产城人融合区打造CBD,推动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能有效促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立足自身优势、瞄准大湾区,打造珠西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新兴产业集群、总部经济,进一步补齐产业链和供应链短板,走“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特”的产业发展道路是很好的选择。

都市农业生态区非常符合江海区的自然资源禀赋状况。三农占江海区一定比重,农村面积占区域总面积超30%,要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就要做好三农工作,促进乡村振兴。生态农业是天然的绿色产业,建设好江海的生态农业区,对提升江海协调发展水平、助推江门城乡融合发展和绿色发展都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