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成金-最美分享吧

登录

抗疫新闻事件

admin 举报

抗疫新闻事件与事件

宿主语言:

习主席在视察新冠肺炎防治肺炎工作时表示,新冠肺炎防治肺炎是对治理体制和能力的一次大考验,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要着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完善治理体系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构筑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强大制度防线。

媒体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一部分,也要接受疫情的审查。在抗疫报道中,大众传媒及时回应社会关注,跟踪报道疫情中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努力为人民解惑、解忧,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增强信心、暖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在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就之际,本期重点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舆论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和探讨。在所选文章中,我们不仅从提高宣传质量和效率的角度分析了研究经验、方法和不足,还对全媒体环境下的宣传和报道形式进行了探索和思考。许多观点和建议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和舆论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比如宣传报道要强化立场意识,保持政治实力,坚守政治底线;在全媒体环境下,充分利用和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和影响力,积极服务于舆论的积极引导;典型报道要从报道对象和受众角度考虑,力求消除负面影响;及时发声,多下功夫,建立共识,坚定立场,让中国的声音更响亮。

2020年,全国人大报告称,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各级领导挂帅,各路战斗人员齐心协力,推动全国人大报道和媒体整合“双突破”,出色完成各项宣传报道任务,尤其是解放军报“全息报”为代表的整合产品,在全国人大“新闻战”中打磨了军事媒体品牌。截至5月29日,中心各平台已发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覆盖全国人大的文章3700余篇,整合推广670余篇。233篇文章阅读量突破100万,发表文章量和阅读量较2019年稳步增长。参加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汇报的六位同志的总结,结合汇报任务的实践,围绕推进综合报道、讲人大故事,为进一步抓好大主题宣传作出了前瞻性思考和有益探索。

主持人:杨清民

摘要:竞选报道因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一直受到媒体和受众的关注。新冠肺炎预防和控制肺炎的报告是一项重大紧急情况的运动报告。在抗疫报道中,媒体如何通过新闻策划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中国国防报》在抗疫报道实践中,强化新闻“五度”——高度、速度、温度、锐度、深度,引导读者有效阅读,正确引导舆论。

关键词:疫情报告;活动报告;新闻策划

竞选报道是指对特定时间内发生和发展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事件进行集中、连续的报道。一般用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题材或重大事件,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不断从新的角度反映新闻进展和社会反应,达到持续集中的宣传效果,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组织竞选报道是对媒体新闻策划能力和水平的考验,也是媒体应该关注的重要话题。

年底和年初,新冠肺炎的一场肺炎疫情袭击了t

“作家,过马路的工具。”舆论一直是影响社会的重要力量。作为党报和军事媒体,抗疫报道必须坚持把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2020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强调,要宣传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联合防控措施的成效,生动讲述防疫和抗疫的感人故事,讲述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互助的精神,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团结力量。2月10日,习主席再次指出,要深入宣传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营造全民合力遏制疫情的舆论氛围,凝聚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3月10日,习主席在视察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信心强、温暖人心、凝聚人心的舆论氛围。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湖北省医务工作者和援鄂军身着白衣出门逆行远征,无私奉献,救人救死扶伤,展现了医生的善良和患难一方、各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全国各地医务人员、基层干部、警察、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感人故事,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的坚强意志。

《中国国防报》围绕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疫情报道的新闻策划,聚焦疫情一线,设立专栏,聚焦“疫情”线上的正能量和温暖新闻,注重抗疫新闻事件小中见大,突出疫情精神。

从2月初开始,《中国国防报》先后推出了“打赢疫情防控战”、“疫情”线人物等10组抗疫新闻计划,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抗疫报道,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在抗疫报道中,《中国国防报》注重在新闻报道中坚决贯彻有关中央精神。习主席指出,要坚决打赢人民战争、全面战争和防治疫情的战争。《中国国防报》迅速推出重大稿件;习主席就关心参与疫情防控的医务人员作出重要指示后,《中国国防报》及时启动《中国国防报》计划,鼓励一线医务人员保持高昂斗志,抗击疫情;习主席在新冠肺炎统筹推进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后,《前方打仗,后方保障—各地陆续出台措施关心关爱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家庭》推出“抗疫培训”、“抗疫扶贫”等栏目,及时跟进报道。

社会需要价值导航,国家需要精神指引。只有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持团结、稳定、鼓舞、积极宣传,正能量才能更强,主旋律才能更高。

第二,速度——紧跟抗疫进程,追求报告速度

"士兵的速度是主要的速度."对于战争来说,晚师不如快营。新闻也是如此。如果报纸总是半拍,老新闻全部发表,“报纸变成玻璃纸”。对于重大新闻事件来说,时效性就是传播力和影响力。重大新闻事件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这就要求媒体在第一时间向公众传播新闻,从而掌握舆论的主导力量。

这份疫情报告是疫情防控过程中不断进步的连续报告。这种连续报道需要跟上疫情防控发展的最新变化,及时调整后续报道,充分体现新闻的时效性。

疫情爆发后,《中国国防报》及时建立了高效便捷的应急报告机制,专门研究了

一是利用好“中国民兵”微信官方账号新媒体,加快抗疫报道。微信官方账号“中国民兵”,是解放军报国内编辑部下的新媒体。到2020年初,粉丝数量已经超过一百万。是国防动员体系中影响力较大的新媒体,也是《中国国防报》年收集梳理新闻线索的重要平台。疫情爆发后,《中国国防报》面对报社派出记者有限的困难,积极利用微信官方账号中“中国民兵”来源广、数量大的抗疫新闻线索,及时梳理微信官方账号投稿系统收集的抗疫新闻线索,整合到《中国国防报》抗疫报道中,确保纸质抗疫新闻的时效性。

二是统筹前后编人力资源,加快抗疫面试。本次抗疫报道,《中国国防报》年10月联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武汉新闻报道组记者,《中国国防报》年10月联系湖北军区等省军区系统记者,第一时间掌握各地抗疫消息。《中国国防报》紧跟抗疫进程,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报告方向。疫情初期,迅速开设“打赢疫情防控”专栏,重点介绍军队和全国各地医疗队逆行武汉等湖北疫情严重地区救治患者的英雄事迹;随后,报告的视野扩大到全国范围内的疫情防控斗争,策划了“中国军人在行动,中国民兵在行动,退役军人在行动,千军万马在行动”等一系列文稿,鼓舞了人们的抗疫斗志;在复工复产阶段,我们将设置“合力冲锋在前,支援保障在前,复工复产在前”等栏目。同时,抓好防疫和中心工作的统筹规划,推出“抗疫抗疫扶贫培训”等栏目,全面提振军民信心;最后阶段推出一系列抗疫报道,总结经验,提炼思路,注重时效性,取得良好效果。

三、温度——关注抗疫人群,提高举报温度

人物报道是舆论引导的重要起点,也是价值引导的重要载体。新闻人物中的故事是一种感性的、温度敏感的传播内容。把“人”放在报道的中心,学会讲故事,写细节,增强报道的贴近度和亲和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抗疫战役中,来自“疫”线各地的军医、民兵、退役士兵响应命令,勇敢地肩负重担,大无畏、负责任地构筑了一系列抗疫防线,涌现出许多令人钦佩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中国国防报》年,设立“疫情线上的人”专栏,先后发表文章30余篇,讲述疫情线上官兵、退役士兵、民兵为夺取疫情防控胜利、停止战争而全力以赴的感人故事。

在抗疫报道中,《中国国防报》坚持以人物故事为媒介,提高报道温度,把抗疫人物的故事写得感人肺腑,感人肺腑,让观众在关注抗疫人物的同时感受到人性的光芒。

第一,典型的抗疫报道是充满色彩的。每一个典型的抗疫例子都是一面旗帜,承载着向上善、勇于牺牲奉献的精神,能够释放出强大的正能量。“疫情”线上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武装部长杨宇在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去世;湖北省秭归县民兵连指导员宋青山在给村民送生活物资时发生意外,不幸身亡… 《中国国防报》派驻地记者深入采访其先进事迹,并写了《中国国防报》 《永远是个兵》等简讯,直击人心

第二,“平民英雄”的报道生动形象。面对疫情,更多的老百姓用实际行动勾勒出了一群“平民英雄”。《满目青山,不见“青山”》“人民上‘疫’线”栏目不仅挖掘了抗疫的典型事例,更关注了抗疫防控战争中的普通民众,以抗疫普通民众为报道对象,生动地呈现了有血有肉的“平民英雄”。以专栏开篇时事通讯《中国国防报》为例,不到一千字,七个感人的故事讲述了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退伍军人兼民兵连长赵小磊在封城期间,在“渡口”路上跑来跑去接送需要救助的人到医院的故事。通过这些小切口、深藏不露的暖心故事,告诉人们守望相助的执着和战胜疫情的信心。

三是疫情报告的对象立体多样。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人物,包括在前线作战的军医人员、响应命令的民兵、自愿服役的老兵、捐款捐物的军队退休干部。《“疫”线“摆渡人”》策划“疫情线上的人”栏目时,突出人的身份和特点。例如,它讲述了退伍军人彭小兵在抗疫行动中绘制防疫地图,组建防疫战斗队的故事.页面上有一个老兵的图像。

四、犀利——加强抗疫评论,突出报道的犀利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是思想的压舱石,是舆论的定星。同时,评论是“匕首”、“长矛”,是解剖问题、引起浑浊的工具。它们没有锋利度,“模棱抱两端”就像是用钝刀子切肉,很难有效果。在抗疫宣传中,信息繁杂,但高质量的内容仍然是稀缺资源;声音有很多,但主流声音依然是刚性需求。

在抗疫报道中,《中国国防报》力求不废话、不空谈、不老生常谈,力求犀利、新颖、合理、感性,力求展现锋芒,使抗疫评论通俗生动、富有可读性、针对问题又不失针对性。

新冠肺炎爆发肺炎后,《中国国防报》组织撰写并发表了40余篇评论文章,充分解读了中央政府抗击疫情的重要政策,讴歌了先进的抗疫模式,倡导了符合防控需要的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弘扬了情怀大地的抗疫精神。

第一,重磅评论波澜壮阔。竞选报告需要重磅文章;抗疫报道需要沉声。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国防报》在头版发表了七篇重抗疫评论,观点清晰,行文流畅,铿锵有力,贴近热点,引导观众舆论,鼓舞士气。其中《中国国防报》 《日月盈昃使命如山》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风云帐下遍地英雄》 《沧海横流砥柱神州》 《制胜人民战争,呼唤“大动员观”》等文章都是有根据的,理性的,文艺的,被新媒体转发后成为网络上的爆款文章。

第二,国防评论很关键。现在的评论是主流媒体的“高地”。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主流媒体想通过评论时势来起到带头作用。一方面要引导形势,突出重点;另一方面,要掌握好尺度,积极宣传。《中国国防报》推出的抗疫点评系列充分体现了“快速、准确、简短、新颖”的特点。选题的策划和设置与党中央的重要精神、重大决策部署和人民军队的重要举措密切相关。主题体现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国家的意志,全民的力量,军队的作风,体现了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精神。其中《党旗飘扬汇聚磅礴力量》《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役》01001《疫情终有期,动员须常备》等20余篇国防评论被多家媒体转发,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第三,剪辑后的短评才是点睛之笔。在活动报道的新闻策划中,不同的报道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

在这份抗疫报道中,《中国国防报》注重策划,深度挖掘报道的题材,力求多层次、多维度深入看到新闻事实的原因、性质、影响和意义。头版连续推出一系列抗疫观察深度报道,从点到线,从线到面,通过点线面结合的连续报道,层层剖析国防动员战线团结一致抗疫的成果和启示。

首先是切点。着眼大局,从小处着手。宏大叙事有时需要微观视角,竞选报告的“大”主题需要通过“小”报告来实现。全国抗疫期间,《中国国防报》在头版推出了一系列抗疫报道,并发表了《中国国防报》 《抗疫战场,这个“调度员”不一般》等一系列稿件,从一节课、一张桌子、一个朋友圈剪下,反映了疫情防控形势下国防教育创新、安全模式整合等重大主题,投射了个人在抗疫阶段发生的变化。

第二,线的延伸。新冠肺炎爆发肺炎后,国防动员系统积极参与,取得了疫情防控的胜利。同时,政治动员、科技动员、经济动员、人民武装动员、交通战备体系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明显作用,许多创新措施为今后的工作和建设带来了有益的启示。《日行4万步,“迷彩书记”霸榜朋友圈》抗疫报告还推出《中国国防报》等系列抗疫报告,从点到线,梳理国家体委成员单位的做法,展示抗疫成果,探讨抗疫经验,帮助国防动员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率。

第三,表面的膨胀。要揭示一个重要的主题,需要从多方面或多层次进行分析。《挖掘潜力服务应战应急》基于国防的愿景,推出了一系列关于抗疫考量的报道,并从国家意志凝聚、国家动员扩张、国家形象塑造、国防动员发展、忧患意识培训等方面推出了一套抗疫启示录,提升了《中国国防报》抗疫报道水平。

总的来说,这三个系列的报道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提炼思路,鼓舞读者,形成声势,收到良好效果。

抗疫新闻事件与事件

(作者是《解放军报》国内新闻编辑部主任)

17年前香港淘大花园抗疫事件 对今天启示是什么?

17年前香港淘大花园抗疫事件有什么启示?

《财经》杂志

最新肺炎报告

进入疫情图

北京的疫情防控

风险水平查询

原标题:17年前,香港淘大花园抗疫事件,对今天有什么启示?

正文| 《财经》记者焦健

编辑|苏琪

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mainland China传播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市抢购,导致香港口罩、蔬菜、大米、肉类价格上涨或断货,各种销售渠道急需各种消毒用漂白水。

除了加强清洁外,其用途主要是U型马桶水槽/集水器(内地称为“存水弯”),由香港人稀释后倒入家用马桶。香港人担心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粪便传播,必须及早做好准备,防止淘大花园的U型洗手池在17年前非典疫情期间成为病毒传播渠道。

很多住在深圳和香港的朋友,对记者比较熟悉,最近开始分享相关经验:为了预防(尤其是同社区患者),漂白剂或消毒水可以和冷水以1: 49的比例混合,每天早晚都可以往家里所有水槽里倒一些水(记得要包括地漏),保证U型水槽有水,隔离病毒。

因为类似的情况实在太多了,香港大学传染病与传染病中心主任何柏良最近开始公开呼吁:“定期用肥皂和水洗手,上完厕所后冲水前盖好马桶板。此外,每天向U型通道内倒入清水,相信已经阻止了病毒的传播,不需要倒入漂白剂,否则会严重污染环境。”

2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透露,部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患者粪便中2019-nCoV核酸(新型冠状病毒)呈阳性,可能提示粪便中存在活病毒;同日,中国生态环境部还发布相关文件,安排部署医疗污水和城市污水监管,规范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消毒灭菌要求,防止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粪便和污水传播。

U形水槽贮存的风险

淘大花园是2003年非典期间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它的经验是让香港人在疫情期间开发抢购口罩和消毒水的来源:

淘大花园位于九龙观塘区牛头角,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大型私人住宅综合大楼。它以其前身淘大食品厂命名。小区从1980年到1987年陆续建成,1981年开始入住。

2003年2月,一位姓刘的教授在出现肺炎症状(实际上是非典)后,服用抗生素改善病情。当月21日,他与妻子合作,为侄子参加婚宴。入住酒店后,16名酒店客人和游客被感染。其中一名26岁的香港居民去他的酒店,然后发烧。28日去威尔斯亲王医院急症室就诊,确诊呼吸道感染,出院回家。3月4日,他回到急诊科,被安置在8A病房,导致病房内多人感染。

对于后来被称为“淘大花园爆发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的聚集地淘大花园,记者在《财经》查询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署的调查数据显示,源头病人是一名经常到淘大花园探望弟弟的33岁男子。病人患有慢性肾衰竭,一直在威尔斯亲王医院接受治疗。2003年3月,他出现严重症状。但是3月14日和19日去淘大花园E座一个哥哥的单位,因为拉肚子用了单位的厕所。后来,他的弟弟、嫂子和在威尔斯亲王医院照顾他的两名护士被证实感染了非典。

截至二零零三年四月十五日,淘大花园共有321宗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个案。感染病例明显集中在E区,占累计总数的41%。

“凌晨四五点就开始吵了。当我打开监视器时,外面有人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口罩。大门立刻被封了,整栋楼的人都无法离开。所有的居民都搬进了隔离营。如有家属感染,去麦理浩夫人度假村观察,如无病情,去梨门军营。”一位经历过这段时期的居民告诉《财经》记者。

E座和淘大花园的其他建筑一样,共有33层,每层8个单元。每栋建筑都有八根垂直污水管来收集污水。这条污水管连接抽水马桶、洗手盆、浴缸和浴室地漏,每个都配有一个U形集水器。

根据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几个官方机构进行的联合调查,由于频繁使用厕所、浴缸等。与之连接的U型集水器大部分时间都有水,可以起到隔离作用。但由于大部分家庭在清洁浴室地板时习惯使用拖把而不是用水冲洗,连接到平台排水管的U型集水器可能会因干燥而无法起到隔离作用。据相关调查,卫生间排气扇启动时,空气会从排污管通过平台出口流回卫生间。推测这些气流可能会将污水管中储存的有毒毒液分散到室内,排到相邻单元的天井,最后通过窗户进入相邻家庭。

所以,淘大花园一个比较完整的传染链是,源头的病人可能先通过E座的污水排放系统、人体接触和大厦的公共设施(电梯、楼梯)传染给单位大厦的一群住户,然后再传染给同一大厦的其他住户。那么就有可能通过人的接触和污染的环境设施将病毒传播给E区内外的居民。

淘大花园事件后,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已制订指引,教育市民如何为家居消毒,包括如何清洁浴室及保持U型集水器的隔气功能(居民应每周最少一次向排水口倒入约半公升清水,以确保U型集水器或隔气弯管保持隔气)。此外,政府亦印制了有关指引,提醒市民妥善保养及维修排水系统及卫生设施。这套指引已分发给物业管理公司及业主立案法团(类似内地的商业委员会),有关资料亦可在有关政府网站查询。

一个比较明显的迹象是,香港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后,很多商住楼的电梯按钮都贴上了透明塑料薄膜,并再次标注上标签:每两小时消毒一次。

今年防疫新压力

无形的制度经验相对容易梳理和总结,但2003年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人多房少”的客观现实,让香港很多人在面对各种新病毒时,担心防疫的压力。

以淘大花园为例:因为居住密度高,所以卫生间面积很小(3.5平米左右)。每当有人使用浴室时,关闭的门和运行的排气扇会产生强烈的负气压,驱使带有病毒的小水滴通过平台排水口进入浴室,然后附着在地毯、毛巾、马桶用品等各种物品的表面。

“因此,在新建或翻新建筑时,下水道系统必须符合要求,并安装一个‘反虹吸阀’,以避免从U形集水器中吸水,增加细菌进入房屋的风险。”香港一位物业经理告诉《财经》记者,“所以一般家庭还好,其他家庭更多。”

人口多地少所带来的生活压力,也造成了香港很多家庭多年来“房中房”的生活。在过去十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香港人口稠密的市区旧楼的总数较2003年有所增加。根据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2016年年中的人口统计,香港约有92,700所房屋,其中

一位2003年担任香港工程师学会消炎药专责小组主席的人,多年前就说过,有些房子需要抬高来建造独立的厨房厕所,或者涉及非法改建,很难保证他们的水管是否合规,是否装有U型集水器;有些厕所没有窗户。如果空气不流通,可能会增加病毒传播的几率。

在淘大花园经历过非典疫情的前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屋宇署署长吴也表示,“最大的问题是房屋质量不合格,以及政府将如何跟进此类房屋的排水系统”。

在屋外,高层建筑的高密度设计和香港的高密度人群聚集所产生的“栈效应”对抗疫的影响,也正在成为香港相关圈子担心的话题:基于人口密度,而不仅仅是环流计算,香港的疫情可能比北方、上海、深圳、广州甚至重庆更严重。

就人口密度而言,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根据2018年香港按区议会划分的土地面积,年中人口和人口密度统计(2019年3月4日修订)显示,香港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总人数为6890人。

因为香港很多地区都是保护地或者是难以利用的棕地,按照实际居住面积,“香港人口700多万,目前居住面积267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唯一与香港人口密度相当的大城市是孟加拉的达卡和印度的孟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前发展局局长在此前的博客中指出。

1月底至今,《财经》记者采访了香港特区几个热门购物区,发现虽然公共图书馆、游泳池等公共设施已经暂时关闭。路上大量行人普遍佩戴了不同规格的口罩,但购物和餐饮商店仍然相对繁荣。

截至2月2日中午12时,最新统计显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14例,无死亡病例和治愈病例。防疫压力还在,但情况没有恶化。

相关阅读

  • 35岁最新消息
  • 深圳晚报记者李晶川:用笔墨光影记录荆州抗疫的36个日与夜
  • 17年前香港淘大花园抗疫事件 对今天启示是什么?
  • 陕西抗疫大事件
  • 贵州高速事故新闻
  • 贵州安顺又发生一起事故,位于沪昆高速,场面令人不寒而栗!
  • 抗疫新闻事件
  • 标签: #抗疫新闻事件